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贾玉英
王十朋的言事与弹劾实践
王十朋,以言事声名鹊起,以弹劾史浩、史正志、林安宅等被誉为“真御史”。言事与弹劾实践是王十朋仕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言事,王十朋在宋高宗朝的言事,对革除当时的奢侈之风、打破秦桧久塞言路的僵局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十朋更新政事、养气备战、亲擢宰相侍从台谏及革除其失职之弊、正秦桧之罪、恢复之计、川蜀马纲复行旧路、寝太子尹京之议、罢武臣提点刑狱、慎用归降将领等,对宋孝宗朝的抗金战争、官员的选任和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弹劾,王十朋任侍御史期间,刚直不阿,敢于弹劾史浩、史正志、林安宅等人。
王十朋在宋高宗绍兴末年至孝宗乾道年间进行的积极的言事与弹劾实践,对当时的宫廷风尚、朝廷用人、抗击金军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虞云国
王十朋诗文记录之乡绅影像
我将王十朋作为典型的个案,剖析南宋士大夫的优秀代表在科举入仕前如何把握“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内在张力。
王十朋作为乡居士绅,以耕地为主要生产资料,进行适当占有与合理运营,其家族成员在治生与科考之间有合理分工。在此种前提下,诗书传家、科举入仕成为提升家族实力的可行性路径。
王十朋在公众活动中,凭借文化知识充当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在非公众的场合,构成一个文士交游圈,展现文人雅士的气质。他持之以恒地攻读儒家经典,投身科考活动,屡经挫败而终不气馁。研习儒学既是连战科场的必要准备,也转化成他砥砺人格的精神资源;在这一期间他创办书院,聚徒讲学,在学识与道德两个层面起着实用履践的补充作用。
科举入仕前的王十朋,在学识文章与思想人格上始终处于一种涵泳与磨炼的自我积蓄状态;与此同时,虽身在乡野,却密切关注朝政时局和恢复大业的风云变幻。既忧国爱民,又乐道顺命,不仅为其安身立命确立了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而且成为其执著顽强地从江湖走向庙堂的精神动力。王十朋长达三十年的乡绅生涯,为他在科场夺魁与后半生立朝治民的乐章高潮在做蓄势待发的准备,也构建了他堪称完美的君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