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央电视台播出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事迹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中央电视台播出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事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4-11-13 09:33

  【好记者讲好故事·新闻的力量】

  编者按

  今年8月,由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展开。10月15日至21日,由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中国产业报协会推选的131名优秀记者,在北京集中参加演讲比赛选拔赛,通过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讲述了他们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经过两轮紧张激烈的角逐,最后由评审专家推选出10名选手,参加了11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好记者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录制。十位优秀选手讲述的故事,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

光明日报郑晋鸣:半生流泪终不悔

郑晋鸣坐在救灾英雄邱光华生前驾驶的直升机内

  郑晋鸣:半生流泪终不悔

  33年前选择了记者,23年前选择了光明日报,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这条路很艰辛,但也很纯粹。

  20年前,我写了孔繁森。我陪孔繁森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4天,我问他:“孔书记,你为什么要二进西藏?”他笑了笑说:“艰苦地区更需要人呐!”

  6年前,我写了汶川大地震英雄机长邱光华。我问他:“你已经退居二线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地飞?”他说:“我是周总理亲点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这么危难的时候,我不飞行吗?”

  也是在6年前汶川大地震中,我见到一位父亲,他被通知来认领女儿遗体时,没有痛哭,也没有责怪,他把尸体绑在带来的木板上,背上肩就往家走。40分钟的车程,竟然足足走了13个小时。走走停停,哭哭笑笑,他要把一肚子酸甜苦辣都讲给女儿听。望着父女俩的背影,看着山路弯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向上向善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吗?

  今年8月,我带着5个学生到连云港开山岛上住了5天。这个岛离最近的海岸还有12海里,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在这个岛上,一守就是28年。每天清晨,俩人扛着国旗到后山。王继才升旗,王仕花敬礼。王仕花个子矮,敬礼的姿势并不标准,但在我这个老兵看来,却美得叫人掉泪。我问,没人要求,也没人看,为什么还要天天升旗,王继才拉着我的手,指着东边说:“当年日本鬼子侵略连云港,就是在开山岛歇的脚,如果当时我们有人在,鬼子就上不来。”28年,10220天,夫妻俩每天重复着同一天的日子,每年仅收入3000多块钱。28年,夫妻俩用坏了170多面国旗,听坏了19台收音机,听到激动的地方,就在木头上刻字,“今天是祖国生日”“今天奥运会开幕”……王继才大女儿结婚的时候,化了五次妆都被泪水打湿,父母迟迟没有来。进礼堂的时候,姑娘一步三回头,说:“我走得慢点,或许爸妈就能赶上了。”这个时候,王继才夫妇在岛上望着台风肆虐的大海,心里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啊?“可这就是职责。”王继才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卫国。”我在想,我们国家还有多少无人值守的小岛啊!

  4年前,我写了江苏科技大学教授景荣春,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育人,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当骨癌扩散到背部,他左手按着后背,右手板书讲课,将六件汗衫都按出了鸡蛋大的洞。这使我想起了肝癌晚期的焦裕禄,这不就是活着的焦裕禄吗?

  临终前,景荣春趴在我耳边说:“我一个放牛娃能免费上大学,多亏了共产党,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入党。”于是,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病房举行,当领誓人讲到最后一句:“永不叛党”时,景荣春举起的右拳还未放下,就闭上了眼睛,两颗泪珠顺颊而下。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0年8月5日中午12点40分。48个小时后,他的遗体被盖上鲜红的党旗,推进了火化室。那一年,景荣春64岁。

  回想这一辈子,每个人都会有很多遗憾。父亲去世时,我在两会采访,回去时他的坟头已长出青青小草。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新疆意外死亡,当时我在南沙群岛采访,没能送他最后一程。后来我有了第二个孩子,但我见他第一面时,他已经3岁了。

  半辈子写好人,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好记者,但依然在路上。我们山西老家有句古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我不年轻了,但我们的事业永远年轻。算起来,我在岗位工作的时间还剩5年,做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做人的时间依然很长很长。

  (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 郑晋鸣)

[ 责编:昕亚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