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年报道《光明日报》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年报道《光明日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1-05 14:26

  《大河报》 互联网思维全面“上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韩为卿

  大 招 提升服务 核心词 可持续

  中原都市报翘楚——《大河报》,以强劲发展之势,迈进了新的一年。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大河报》负责人,了解到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河南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进行精心策划;围绕全省开展的“双创”和“互联网+”工作,组织策划系列报道;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加粉丝黏度,扩展《大河报》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做好“一带一路”“绿色环保”“平安河南”等主题的策划报道;增强民生报道的贴近性,多做解释性、服务性的民生新闻;着力打造有创新面孔的正能量报道和原有的《河南好人》《我为正能量代言》专栏。

  《大河报》新一年的亮点又将如何呈现呢?

  拥抱新媒体,主动

  媒体融合势在必行。2016年《大河报》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进一步维护、发展、提升《大河报》品牌影响力、社会公信力,推进《大河报》可持续发展;2016年将打通纸媒与新媒体部门壁垒,以全媒体考评为杠杆,倒逼采编人员特别是记者向新媒体转型,构建起格局全新、运行高效的《大河报》融媒体矩阵,强力推进并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内容方面,将以中青年和PC端特别是移动媒体用户为主要对象,垂直细分人群,提供新闻的分类资讯、服务资讯、经营资讯等增值内容,增强用户黏度,提高内容质量。

  新媒体创新播报,融合传播实力。《大河报》新一年必须创新播报,不断推出新产品。同时,让重点策划、新闻、核心报道如虎添翼。2016年,《大河报》在融合报道中将更加注重用好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不同平台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处理好重点稿件、重点策划,形成拳头优势,增加读者黏度。如2016年春节期间,将重点推出《记者陪农民工过节》的策划报道,以“残缺家庭的首次团圆”为主题,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他们的悲喜。配合纸媒,今年新媒体参与策划,并计划采取在“两微一端”制作专栏、专题、专页等,在纸媒刊发的第一时间推送,并将网友的互动及时反馈,形成信息循环,扩大影响力。

  服务民生,提质

  作为都市报重中之重的民生报道,新一年,《大河报》将继续增强贴近性,在多做解释性报道、提升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

  关注民生民意,凸显地域特色。2015年5月,《大河报》推出了此方面的民生策划报道,《关注“办证难”》《护士节关注“男护士”》《关注“路怒族”》《关注“郑开城际”》《狙击“僵尸车”》《关注“小区消防隐患”》《疯狂的“小升初”》《城市“蜘蛛人”调查》《关注秸秆禁烧》等,都是这一类凸显地域特色、百姓关注话题的民生报道。2016年此类选题将继续策划推出。

  策划民生报道时除了注重话题的接地气、社会传播效果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设置议程在解决群众热点问题上下功夫。这些报道在呈现方式上不仅让读者看到现象,而且有理性分析,更有可借鉴的高招、解决问题的实招,体现了《大河报》强烈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正因为反映民生问题,倾听百姓呼声,所以这些民生策划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而今年,相关报道的体量还将继续加大,让民生话题受到持续关注。

  根据都市报特点,做好民生服务、解释类的报道。2016年,一方面是关注人人都关心的信息服务类报道。比如相关部门继续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如户籍改革、交通管理、出入境手续的签办等,这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大河报》将做足功课,从民生视角切入,以策划报道形式加大报道力度,拓宽报道领域,将各种民生关切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出台,做好落地解读,让老百姓看得懂,心里有数;突出个案、典型、新发案件的案例报道,为读者普及法律知识,教其规避风险;对于发生的新手法诈骗犯罪,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并做防范提醒。此外,对公检法内部涌现的典型人物,也将持续进行报道。

[ 责编:祁伟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