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2017年第17期,发表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的署名文章:《在移动互联网中扩大知识分子朋友圈——以手机直播为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当手机用户突破7.24 亿,手机成为广大网友、特别是年轻网友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时,作为一家定位于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主流媒体,如何在受众的大规模迁移中扩大知识分子朋友圈?近期,我们通过系列手机直播进行了一些探索。
考生大爱“招办主任大直播”
这几年来,高校已逐渐接受通过网络访谈介绍招生政策的模式。但在手机直播异军突起时,这种慢条斯理、正襟危坐的访谈以及封闭式的宣讲模式,并不受用户欢迎。今年高考结束后,光明日报以客户端为主要载体,推出了“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就在校园现场,就用手机直播。出乎意料的是,手机直播那晃动的画面、间或模糊的影像,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
这次大直播历经20 天,走进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等39 所高校,跨越13 个省( 市、自治区),采访了50 多位招生负责人,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和一直播、KK& 棒直播两大技术平台同时播出,总时长超过80 个小时,观看人数达1500 多万人次,网友点赞400多万次。
“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刚开始的时候,不少高校的招生宣传部门还不太接受手机直播的模式,希望端端正正地坐在演播厅里讲述。但是,当他们被主持人拉到蓝天白云下的校园里,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忙着回答手机上来自考生的千百个问题。一些招办主任反映,过去做了多年招生宣传,第一次遇到千万人围着咨询的情况。考生们反馈,在有限的时间里,亲眼看到了感兴趣的学校,见到了招办主任,效率非常高。
直观地展示校园风貌,把麦克风交给考生和家长,让他们和高校直接交流,契合了高校、考生、家长三方的兴趣点,赢得了三方的点赞。考生是知识分子的预备队,赢得了考生的认可,光明日报的知识分子朋友圈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非遗”直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承担着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时,我们借助手机直播,试着找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年轻网友之间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