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明日报理论部等共同主办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理论部等共同主办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1-06 10:49

  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于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明史学会、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主办,赣州市社科联、崇义县人民政府、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承办,海内外近两百名专家参加。

  本次会议所涉及的论题相当广泛,包括明代政治、军事、法律、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从提交论文与专家学者讨论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明史研究呈现了以下几个趋势:其一,政治文化成为政治史研究新热点。虽然传统的对政治制度、事件的研究仍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分析和思考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政治制度、不同时代君臣关系、大臣间关系以及晚明党争等问题。其二,社会史与经济史研究由以往较多讨论全局性制度转向了区域史、环境史、医疗史、性别史的研究。其三,重视文献研究与新材料的发现和利用。会议收到不少专门讨论文本、文献的论文,而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更趋向立足于新材料的使用。例如,通过考察清初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基本可以确认朱棣入南京后曾革除建文年号,而不像晚明及清初史学家顾炎武、王世贞等人所认为的只是将建文四年六月后的纪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其四,明史研究需要全球视野。不仅中外关系史研究,而且军事史中的长城问题、海防问题研究,政治史中的明朝灭亡问题的研究,均展示了全球视野。例如,李伯重先生认为,明朝灭亡是全球性“17世纪危机”的一部分,这一危机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所致,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所致,故而唯有将此段历史放在全球史和环境史视野中来观察方能得出一个全面的结论。

  阳明文化是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对阳明文化的研究,既要研究王阳明本人的活动及其哲学、政治思想、军事思想,也要研究王阳明思想的发展与传播以及阳明后学的思想,还要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会议论文遍涉王阳明及阳明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一,对王阳明生平及历史地位、历史影响有更深刻的阐释。之前关于王阳明的传记多出自哲学史家之笔,详于梳理思想发展的脉络而略于展示其生平与事功。此次会议,既有从宏观角度对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历史地位和“成功之谜”进行阐述的论文,又有对王阳明的科举实践、其在南赣一带的事功、在嘉靖大礼议中的政治态度、其爵位的册封、停袭和复嗣等问题加以讨论的论文,从而不仅使王阳明以一个思想家的面貌呈现,更以一个具体的政治人物生动地浮现出来。

  其二,王阳明思想的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宽。与会者不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哲学思想从考据、方法论、逻辑发展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还阐述了王阳明的军事思想、政治思想、廉政思想等等。

  其三,江西、福建等地学者对地方文献的挖掘,使王阳明与16世纪初闽西、赣南区域社会的发展关系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来。正德年间,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向朝廷建议在刚刚平定民变的几个地方设立新县,即平和、和平、崇义等县。王阳明与崇义县的关系、王阳明与地方社会治理,也成为会议讨论的议题之一,使我们能更具体地了解王阳明在南赣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以及其基层社会治理思想如何在地方家族势力的支持下得到落实等问题。

  其四,重视阐释王阳明思想的现实价值。不少与会学者讨论了王阳明心学的时代意义,诸如南赣乡约的实践及其当代价值,“心即理”与坚定信念的关系,“致良知”与廉洁自律之间的关系等,深化了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也拓展了阳明文化研究的视野。

  中国明史学会于会议期间召开了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第八届理事会,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当选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作者:陈时龙 浔邑)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06日 14版)

[ 责编:祁伟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