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明日报智库协办“绿色丝绸之路国际论坛”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智库协办“绿色丝绸之路国际论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1-23 10:17

聚智合力 推动世界绿色发展

 ——来自“绿色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的智库声音

      为共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大计,11月17—18日,“绿色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福州举行。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协办。来自联合国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方案建议。

  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指出:“绿色‘一带一路’将成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坛上,大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走绿色之路;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也必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一直带着浓厚的“绿色”印迹。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强调,“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7年4月和5月,中国相继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把发展中国家带入‘平衡包容、绿色增长’的快车道。我们非常希望习主席提出的这个倡议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愿景’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各个层面上获得进一步发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原副主席、现任斯里兰卡总统专家委员会主席莫汉·穆纳辛格表示。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祝贺视频中表示:“在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这一方面,中国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表示,中国始终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路径。“这不仅深刻揭示了人类携手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性,也是中国对世界前途和自身道路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

  “绿色发展才能带来美好明天”

  古代丝绸之路曾经是文明发展的兴盛之路。但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沿线各国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交融曾被阻断。历史的教训需要铭记,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更需要清醒认识、勇敢面对。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多为发展方式粗放区、生态环境脆弱区,资源环境的压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指出。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战略部主任葛察忠表示:“‘一带一路’沿线相当一部分区域为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荒漠和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同时,沿线国家普遍面临来自全球工业化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挑战。”

  学者们认为,当前,“一带一路”沿线环境统筹调控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环境和社会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和操作标准,用于各大经济走廊环境保护方面的人力、财力与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在如此严峻的挑战面前,“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奥尔加·阿尔加耶罗瓦在祝贺视频中表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巨大潜力和贡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新力认为:“只有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带来持久的美好明天。”

  “加强制度创新,夯实民意基础”

  对于如何构建绿色“一带一路”,中外专家学者纷纷出谋划策、贡献才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茂兴认为:“应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现有的11个自贸区加强战略对接,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提供平台基础。”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推动沿线国家环保需求与供给对接。张洁清表示:“绿色‘一带一路’可以推动区域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沿线各国发展的资金保障作出贡献。同时,可以鼓励沿线国家加强生态环保标准与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技术传播和推广,通过推行低碳环保技术促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咨询研究院麦克·欧斯莱博士表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要关注创造其他社会及经济效益,比如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创造就业、提升当地劳动力职业技能。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军军认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引入环境竞争力指数,以达成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赢目标。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李宝娟建议,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化,发挥企业环境治理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环境管理,推动企业环保信息公开。来自斯里兰卡的朱拉尼·安达拉亚卡博士认为,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数据和信息方面的沟通十分重要,公共部门与民众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分享这些信息,以增进各方面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和支持。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本报见习记者 刘成志)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3日15版)

[ 责编:祁伟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