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24日圆满结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现场发布了“2017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名单。
图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 郝魁府 摄
2017年中国非遗十大事件
一、习近平总书记“捧场”非遗,激励传承好非遗技艺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徐州马庄村,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徐州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0岁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递上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总书记问:“多少钱?我买一个,捧捧场。”王秀英回答说,“不要钱,送给总书记。”总书记还是坚持付了30元。总书记的“捧场”极大地激励了传承人把非遗技艺传承好,带领村民致富。
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厦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厦门漆线雕、莆田木雕、闽南影雕、福建脱胎漆器等世代相传的闽南传统工艺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闽南特色文化和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意见》对于推动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提出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使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提高从业者收入,促进城乡就业。文化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分工方案》,明确了21个部(委、办、局)和4个全国性协会、联合会的职能分工和任务要求。到2017年底,贵州、天津、内蒙古等10个省(区、市)已出台当地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四、全国78所高校参与2017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2017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继续深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印发了《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参与高校从原来的57所增加至78所,全年共举办研培班196期。贵州、江苏、浙江、山东等13个省(区、市)启动省级研培工作,全国研培计划总覆盖传承人群达4.8万人次。经过3年实施,研培计划从传统工艺扩展到传统戏剧、民俗和老字号非遗项目,受到传承人群普遍欢迎,在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帮助相关人群脱贫致富,促进就业增收等方面效果显著,成为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五、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丰富多彩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成果,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共举办2000多项大中型非遗宣展活动,参与群众超过1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激发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
六、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进社区成亮点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于2017年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成功举办。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了开幕活动、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传统表演艺术展演、非遗大展、非遗竞技成果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等活动。最大的亮点是在成都广泛开展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活动,组织了来自全国的40支演出队伍和13个国家的16支演出队伍,把400余场精彩的表演送进成都22个区(市)县的326个社区。广大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优秀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体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七、全国开展“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非遗主题传播活动
为积极宣传我国非遗保护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文化部、中央网信办于9月联合主办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中央网络媒体分四路,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开展非遗采访活动,全国1000余名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网上媒体报道量51.6万篇,相关话题阅读量5981万人次,点击量过亿次,提高了群众对非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八、全国广泛传统戏剧区域性会演,提高传统表演艺术传承实践活力
2017年,全国广泛开展传统戏剧等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区域性会演活动,逐步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会演布局。这些会演活动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如河南省“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四个省份9大院团约500名演出人员连演18场,能容纳1800人的大礼堂场场爆满,9家网络直播平台同步推送,线上线下观众超过50万人次;山西省长治市“传统戏剧驻场演出”,以急需保护的非遗传统戏剧、曲艺项目39家基层剧团为演出主体,其中民营剧团32家,全年演出200场。区域性会演活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重点,以基层剧团为参演主体,有效检验了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了剧团的传承实践活力,提升了传统戏剧的社会影响力。
九、推动传承人变从业者,非遗助力精准脱贫
全国开展非遗+扶贫的经验越来越多,成效明显。贵州省文化厅提出“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和“文化富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工作思路。其中,非遗保护助力文化扶贫成为以大文化助推扶贫战略的重点和亮点。贵州省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分级分类分层开展大规模传承人群培训,对具代表性和市场空间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如织染、刺绣、银饰、漆器、雕刻、竹编、陶艺等进行重点培训,推动传承人变从业者,不仅有利于扩大非遗的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让千家万户的百姓在传承发展传统工艺中脱贫致富。以黔东南州为例,目前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通过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实施“一村一品”,开展多层次传统工艺比赛,举办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体验街区等多项措施,逐渐探索走出一条以非遗项目为依托,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十、网络直播+非遗,推动非遗更加亲近年轻人
2017年,网络新媒体广泛、深度参与非遗传播,被业内称为“非遗直播元年”。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非遗开始与网络直播“联姻”,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登上直播平台,现场展示平常难得一见的非遗“绝技”。6月至8月,光明网策划开展了30多场“致非遗 敬匠心”大型直播活动,深入等12个省(区、市)走访了4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记录、传播了非遗人的执着坚守和文化传承。6月上旬,“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中,直播平台对8场非遗服饰秀全程直播,国内网络观众近2000万人次,海外观众近300万人次。凭借强大的互动性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网络直播+非遗”让非遗摆脱高冷印象,与年轻一代面对面,非遗保护传承更加青春,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