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8月21日,由光明网主办,酷狗音乐、秀色娱乐协办的“戏曲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名家、直播平台代表以及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快戏曲传播与普及等方面的问题。
会上,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在发言中指出,文化领域不缺机构、不缺人员、不缺资金、不缺成果,缺的是传播,尤其是基于新媒体的轻传播和碎片化传播。光明日报、光明网将需继续在中央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从事非遗、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朋友们配合,与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合作,进一步做好非遗、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陆先高 光明网记者潘迪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专家、直播平台代表以及媒体同仁: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光明日报社和光明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冒着酷暑前来参加“戏曲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快戏曲传播与普及等方面的问题。
去年8月底,我们在这里召开了“非遗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今年又在同一地点召开“戏曲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和非遗一样,戏曲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光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紧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戏曲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古老的传统艺术再次迎来了春天。
光明日报作为一份以文化为特色的中央级党报,光明网作为一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始终坚持文化担当和文化责任,高度重视非遗、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报道。去年光明日报、光明网率先创新运用网络直播传播非遗,推出30多场“致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总观看人数达3000万人次,让更多年轻网民直观地认识非遗,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今年在继续做好非遗直播的同时,又开启了“青春遇见戏”系列直播活动。过去几个月,直播团队走访了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省市,采访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河南豫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荃珍等数十位戏曲艺术家,对京剧、山东梆子、川剧、沪剧、淮剧、豫剧、四川清音等十几个地方剧种进行了网络直播,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000万人次,其中北京曲剧直播观看量达173万人次。这些直播活动,让不少网友大呼“画风清奇”,“终于知道国粹有多美了!”网络直播与传统戏曲结合,既拓宽了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又丰富了网络直播的内容,有效地扩大了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领域不缺机构、不缺人员、不缺资金、不缺成果,缺的是传播,尤其是基于新媒体的轻传播和碎片化传播,在非遗和戏曲领域也有着同样的缺憾。光明日报、光明网将需继续在中央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从事非遗、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朋友们配合,与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合作,进一步做好非遗、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光明网开展的“青春遇见戏”系列直播活动仅仅是个开始,我们的直播活动肯定也存在不足;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利用今天的机会,帮我们总结一下经验得失,提提意见和建议。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更香。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最后,我也跟在座嘉宾们汇报一个事情, 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将于今年国庆期间共同主办“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活动,光明网将承办“2018戏曲大会”学术交流活动,在此诚邀各位前来参加。
再次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