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主旨论坛综述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主旨论坛综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12-03 09:22

打造文化改革发展的示范高地

——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主旨论坛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 张焱 赵明昊 杜羽

  编者按

  看长三角文化产业最强阵容,听国内外专家学者权威声音,品新时代文化澎湃活力。11月29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亮相沪上。光明日报社与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文博会主旨论坛于29日上午隆重揭幕。围绕“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来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界、业界、学界代表400余人参加论坛,分享交流。

  位于中国版图东部一隅的长江三角洲,面积仅为总国土的1/26,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在这里集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浸润,创新创造的热情在这里涌动……长三角之于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24天后,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在由光明日报社携手沪、苏、浙、皖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主旨论坛上,与会嘉宾的目光聚焦于“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论坛回眸历史轨迹,梳理现实道路,展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从文化的视角为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观众在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观展。严大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壹.累累硕果为融合创新奠定基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长三角所处的沪、苏、浙、皖四地,自古以来汇聚天下灵秀,吴文化、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互相影响,彼此交织。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文化企业中,长三角有60余家,占全国30%以上。今年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长三角独占11家。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长三角地区文化改革发展亮点频频,硕果累累,为推动区域文化融合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众在展会上欣赏安徽阜阳的烫画艺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素有“文化大码头”之称的上海,汇聚融合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日益彰显。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表示,将虚心学习借鉴苏浙皖及海内外同行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汲取养分、汇聚力量,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服务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中勇挑重担。

  吴韵汉风、水韵苏乡是江苏文化的鲜明特色。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表示,近年来,江苏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深度挖掘江苏的文化底蕴、内涵价值,着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旅游、文化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影视等新型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

  “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主旨论坛现场。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浙江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超3700亿元,占GDP超过7%,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认为,推动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必将推动浙江文化迈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空间,不断开创浙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提升文化企业产业层次和水平,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传统艺术创新发展,改革文化扶持政策,推出全国首家“共享书店”……回顾安徽近年来的文化发展历程,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认为,文化融合既要与新思想、新理念融合,也要与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融合,“融入长三角,我们将在主动中参与联动,在沟通中形成联通,在协调中实现协作,在自强中实现强强联合”。

  贰.走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新路

  沪、苏、浙、皖,一水相连。实现区域文化融合和创新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孙志军指出,长三角地区肩负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高质量、高起点、高效能,着力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加强区域联动协同、促进优势互补,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用好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示范高地。

  周慧琳期待,通过这次主旨论坛广泛集聚各方智慧,深入思考谋划,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中体现文化产业新作为,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协作,联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走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新路。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王燕文表示,江苏将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抓住用好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扬实体经济之长,扬通江达海之长,共同推动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化主体创新是一个重大命题。朱国贤指出,长三角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多、成长快、实力强,具备跨区域整合能力。与此同时,一批创新型中小微文化企业破土而出,有着强烈的产业链互动和整合需求。浙江将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创新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强强联合,为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增强整体创新能力。

  走出文化融合新路,要着重做好机制创新。虞爱华表示,人才是最大的资源。要从机制上、体制上激发活力,改革文化扶持政策,改变绩效考核办法,改进文艺评奖制度。对优秀文化人才,既要给经济待遇,也要给政治礼遇。安徽今年和中国文联、作协合作,开展了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8个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叁.文化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文化如水,泽润万物。一个区域的内在精神、外在气质,无不由文化所决定;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无不与文化有关。

  2018年6月20日,“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8月15日,长三角一体化出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8月20日,“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成立……近来,长三角文化合作机制密集推出。区域内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无疑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认为,对于高质量城市群的打造而言,有内在的文化认同,才有更为深远、更为自然、更为全面的融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带来的是有力量、可持续的“硬支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省一市必将建立起一体化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政策互惠共享,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品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更好助力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转型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周慧琳对此充满信心。

  “只有长三角区域精诚合作、探索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才能真正让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龙头高昂,长龙劲舞’,释放世界级城市群的更大全球影响力。”张政指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重视发挥文化产业的托举作用,重视文化融合对于创新发展的独特意义。

  “推动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包含着三省一市的共同追求。”朱国贤认为,加快推进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自古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是中华文化的重镇。独特的自然地理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气质,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青瓦粉墙,而且晴耕雨读,崇文重教。如今,伴随时代的发展,蕴藏在长三角血脉中共同的文化基因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呈现出更灿烂的文化景观,生发出更为厚重而持久的文化魅力,成为长三角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把握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用信息科技连接更多文化主体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3日 07版)

[ 责编:白丽克孜·帕哈丁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