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张政总编辑出席“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揭晓仪式并致辞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张政总编辑出席“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揭晓仪式并致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10 08:53

增进中俄人文交流的又一盛事

——“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揭晓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当地时间6月5日晚,位于莫斯科市中心、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莫斯科模范大剧院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温馨。晚10时许,由中国光明日报社和俄罗斯塔斯社共同主办的“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揭晓仪式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入选者杰出贡献的肯定和赞扬,而且为中俄两国人文领域的众多耕耘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是增进中俄人文交流的又一盛事。

中俄双方部分评委和入选者代表合影。塔斯社供图

  1.“愿中俄友好长河奔流不息”

  尽管已是夜晚,出席揭晓仪式的中俄各界人士依然神采奕奕,他们高度评价互评活动,认为该活动在夯实中俄人文交流合作基础方面显示出独特价值,反映了中俄对孜孜不倦地耕耘两国友谊热土的各界杰出人物的充分肯定与尊重。

  塔斯社第一副社长古斯曼先生在俄罗斯可谓家喻户晓,曾经无数次采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作为主持人,他在宣布评选活动揭晓仪式正式开始时表示,“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活动,是继2016年塔斯社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和在俄罗斯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评选活动”合乎逻辑的延续,对此项活动在俄中建交70周年、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举行,“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活动共同主办方,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塔斯社社长米哈伊洛夫在揭晓仪式上先后致辞。中方评委会联合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与俄方评委会秘书长古斯曼分别宣布评选结果。

1月16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俄罗斯青年对中国政府赠送的礼物爱不释手。新华社发

  张政充满感情地说,此次评选出中俄人文交流领域杰出人物双方各10人、为中俄人文领域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已故人士各3人,“他们的杰出工作,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正在战略引领中俄友谊大厦的构建,而“在座各位以及所有为中俄人文交流不断奉献的热心人士,都正在为这座大厦增添更多绚丽的光彩”。

  米哈伊洛夫说,长期以来,塔斯社对光明日报社的所有建议都怀有极大兴趣。俄中人文合作蓬勃发展,从事俄中友好事业的人士越来越多,专家、评审团评选出10位最终的获奖者十分困难。今后,塔斯社将与光明日报社探讨下一步合作计划,相信我们之间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作为中方评委会联合主席,刘利民高度肯定此次活动。在他看来,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味着政治、军事、经济、人文的交流都要列入,而且人文交流万万不能缺少,“这恰恰是我们两国民心相通的一个重要举措”。他认为,在中俄人文交流领域,光明日报社、塔斯社一直发挥表率作用。作为评委会联合主席,他对此次“互评”活动深有感触。“光明日报社前期做了大量细致工作,提出俄罗斯在中俄人文交流领域的代表人物。包括中俄友协主席陈元、张政总编辑以及我本人等,严格把关、认真遴选、反复讨论,最后才推出这10位俄方优秀代表人物”,“我一直认为,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相当于中俄合作中的‘鸟之两翼’,彼此相辅相成”。“这些人的事迹,将会在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深刻影响我国人文交流领域”。

5月1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工作人员在留学中国展览会上介绍情况。新华社发

  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场,记者采访了行色匆匆的俄方专家委员会成员、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得知记者来自光明日报,杰尼索夫立时停下脚步,热情地回答问题。他说,光明日报与他有很深的渊源。20世纪70年代,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一样,光明日报就位列中国最有名的报纸行列,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光明日报又在耕耘俄中人文合作的沃土,可见一家报纸底蕴深厚是何等重要!“在此,我预祝光明日报越办越好。”

  2.“继续深耕中俄友谊沃土”

  “俄中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库里科娃是现任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功勋文化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从青年时期开始,她就致力于俄中友好和人文交流事业,曾荣获“中国语言文化贡献奖”、中国对外友协“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她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俄中友好事业,用信仰、真情感动了一批批后来人,被亲切地誉为“民间外交家”。当主持人宣布她入选后,仪式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在摄像机镜头前,库里科娃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她说,“我一辈子都在从事俄中友好事业”,为实现少女时期的梦想,后来进入俄中友协的前身苏中友协。“1957年10月29日苏中友好协会成立。正是在这个机构里,我听苏联和中国人士讲述两国人民并肩作战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感人事迹。我与中国有了更多接触,也进一步坚定了进入这个机构工作的信念”。她告诉记者,她每天都在工作,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我将一生从事俄中友好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阿列克谢·杰尼索夫是俄罗斯知名的纪录片导演,其执导的许多历史题材纪录片在俄罗斯国内引发巨大反响。2014年为拍摄纪录片《俄罗斯中国—欧亚之心》,他来到中国,立刻被中国取得的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所吸引,由此开启了探究中国成功经验的历程。2017年,带着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杰尼索夫再次来到中国,并为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拍摄了纪录片《中国梦——复兴之路》。他说,尽管俄中是两个文化迥异的大国,但却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邻国,没有其他国家能像俄中这样靠近。“我们交流越多,就越能够彼此感受内心”。他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正拍摄制作一部反映俄中建交70周年的纪录片,在今年9、10月奉献给俄中两国观众。

  李延龄是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教授,其撰写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受到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他被普京总统授予“友谊勋章”。他说,光明日报社与塔斯社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活动评委会将‘杰出人物’这一称号授予我,对我是极大的鼓励与鞭策,我一定继续努力,为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事业作出更大努力”。

  曾担任过俄联邦副总理的沙赫赖,提出俄中合办大学的构想,促成了俄政府修改有关法规,推动创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得到两国元首的赞扬。为出席俄中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和文艺演出以及互评活动仪式,他特意穿上了得体的黑色中式服装。他告诉记者,“我认为,光明日报社推选出的10位俄中交流领域的俄罗斯杰出人物实至名归,而活动举行的时间、地点选择在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和莫斯科模范大剧院,更是具有特别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晓说,多年前在俄罗斯留学和生活期间,他曾走过俄罗斯西部的100多个城镇乡村,拥有了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他表示,“好邻居搬不走,好朋友拆不散”,将继续为中俄两国人民友好努力工作,用画笔描绘两国的美丽风光和幸福生活,并且把它以展览的形式展示给两国人民,履行画家的责任。

  米哈伊洛夫斯基是蜚声世界的列宾美术学院院长,长期以来致力于中俄美术界交流,为响应中俄两国元首倡议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与广州美术学院等多家中国美术院校开展合作,推动了中俄美术教育交流。在他的领导下,列宾美术学院画家到敦煌写生,创作的关于敦煌的作品达100多幅,并在甘肃敦煌文博会上展出。他专程从圣彼得堡赶来出席揭晓仪式。他告诉光明日报记者,“对我而言,此次能入选杰出人物名单是巨大的荣誉”。目前,在列宾美院进修的中国教师、留学生中不少人都很有艺术天赋,“我坚信他们会在绘画领域获得成功,成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闻名的艺术家”。

  3.中俄各界盛赞“互评”活动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两国人文交流的支撑,而人文交流对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0年签署互访交流协议以来,光明日报社和塔斯社通力合作,致力于在推动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将其视为两国主流媒体的共同责任担当。

  2016年,光明日报社与塔斯社在中俄“媒体交流年”框架下共同举办了“中俄互评最有影响的十部文学作品”活动,两国总理出席了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宫举行的揭晓仪式。活动在两国广大读者中得到了热烈响应,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为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凝聚了新的力量。再接再厉,两家媒体决定共同举办“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活动。2018年6月5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光明日报社举行。之后,光明日报社和塔斯社分别组建了评委会,展开互评。在秘书处向40多个从事中俄人文交流的机构征求意见后,根据评选标准,光明日报社于2018年8月3日召开了评委会会议。在此期间,塔斯社也开展了评选工作。中俄双方评委会严格遴选,选出了中俄人文交流领域杰出人物双方各10人、为中俄人文交流作出贡献的已故人士双方各3人。

  评选活动是推动中俄人文交流的新举措、新亮点。在中俄两国人文领域开展的交流合作中,两国主流媒体举办这类评选活动尚属首次。经批准,这一评选活动被纳入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活动框架。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说,中俄媒体合作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光明日报社等中国媒体与俄主流媒体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为俄中人文交流领域合作开辟了新途径。

  俄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与国际人文合作署署长梅捷列夫曾长期在俄罗斯驻华使馆工作,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为开拓俄中两国人文交流新领域开辟了独特视野。“在莫斯科大剧院,我遇见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好朋友、熟人,其中许多人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文化工作者以及新闻工作者。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是领军人物,而且一直为俄中两国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孜孜不倦地工作,成为俄中友好事业的积极贡献者、推动者”。

  刘利民认为,互评活动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可以说正在打造成品牌,“如果继续沿着这一思路推动中俄交流,通过光明日报人的不断努力,类似的好活动会层出不穷”。30年前,俄外交部第一亚洲局局长季诺维也夫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对于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您对光明日报社与塔斯社互评中俄人文交流领域杰出人物有什么看法”,他的回答言简意赅:“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列入这个光荣名单之中!”

  (光明日报莫斯科6月9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10日 12版)

[ 责编:白丽克孜·帕哈丁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