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27 09:27

  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磅礴之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7月15日至16日,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两次考察调研中,总书记都就文化发展、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指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夯实坚守文化自信、保持战略定力的信心与底气,以更好地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壮大中华文明,并以充足的文化自信应对今天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光明日报社于8月25日召开座谈会,邀请思想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入交流中华文明的底气与精神。本版特摘登会议发言。

座谈会现场 光明图片

  以文明交流壮大发展底气

  光明日报总编辑 张政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今天,我们正处在国家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具有特别而重大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守正创新、接续发展,有力支撑中国迈向强起来、奋进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长征起点上,不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向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汇聚起开山拓路、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融入世界、交流互鉴,与其他文明共同发挥作用,切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正因为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我们才有底气敞开胸怀面对世界,既坚守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优良传统,又尊重他国文化理念、汲取其他文明精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是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增强战略定力与发展底气,战胜国际国内一切波折与考验的必然要求。在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明显增多的现实面前,我们只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抵御来自西方世界的一切施压与攻击,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永远以厚重独立的民族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一张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将继续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媒体矩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之力,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我们深信:“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明天。”中国有这个信心,中国文化界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这个信心。

  文化自信根在人民群众生活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潘鲁生

  敦煌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宝库,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是民族民间艺术千年延续的文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亲临基层关心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并作出重要部署,从老百姓的生活和群众文化出发,阐释其中蕴涵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深感振奋、深受感动。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是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文化是民族认同和凝聚的动力,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文化工作的部署,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人文关怀。我们要礼敬、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工作中尊重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强调“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这是对文化自信中“自我”与“他者”辩证关系的深刻阐释——文化自信不仅要有坚守、有特色、有传承,还要能包容、会借鉴、善吸收。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关于文化的重要阐释和部署,都是在考察基层社区和文物保护与研究一线的过程中提出的,是在与社区居民、基层文艺工作者、大学师生和文物研究专家学者座谈交流的过程中作出的,是着眼社区建设、群众生活、大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实际部署的,并以亲身实践和理论指导我们——文化自信根在民间、在人民群众生活中。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要深入学习体会,并在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贯彻好、落实好、践行好。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由中国文联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开始实施,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已列入国家课题,两大工程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精神,旨在为生活存录、为劳动者立传、为匠心文脉的创造者立档存志。两大工程成果的出版,将有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传承与国际传播力。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何星亮

  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任何道路、理论和制度必须建立在本民族文化根基上才会有生命力,否则便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护中华文明的独特性,防止西化。中国历史上以文明立国,曾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被世界各国视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文化无孔不入。我们必须保护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保证中华文化不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否定传统、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想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复兴中华文明,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继续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优秀中国人。文化具有教化人、塑造人的功能,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中国人与美国人、中国人与日本人性格差异很大,根源在于文化的不同。文明或文化的传承者是人,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复兴并世代传承,关键在于能否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中国人。一个人的寿命有限,而优秀文化传统的寿命是无限的。优秀文化传统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又不断建设和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也是文明互补的基础。越是异性、异质的文明,互补性也就越强,越有可能从对方吸收有价值的东西。中国哲人两千多年前便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性,认为“不同”是事物互补和发展的根本,相异的事物相互补充,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自然现象的基本法则,社会文化现象也一样,异性、异质事物具有互补性,同性、同质事物没有互补性,而且相互排斥。所以,各种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用开放心态担起文博人的三大使命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王旭东

  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到敦煌考察,在座谈会上一再强调,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我理解,是要挖掘这些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并传承下去、弘扬出去。

  敦煌是我工作了28年的地方。现在,我到故宫工作4个多月了,对故宫文化也有了一些了解。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历史中可以看到未来,从历史中可以把握当下。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给我带来很多启示。比如,我逐渐体味出,文化的繁荣折射出的其实是国家的心态。敦煌的文化艺术体现出开放、包容、自信。因为那时的中国很自信,向外敞开怀抱,接受、吸纳、包容诸多外来文化,也因此造就了敦煌文化艺术的繁盛。

  知古鉴今,今天我们做文化遗产工作,也需要这种开放的心态。深入研究、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仅靠文物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吸引更广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开放文物资源。如果文物资源不开放,这种协同研究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文博行业必须改变保守、封闭的心态。

  我们要用先进科技保护好文化遗产,挖掘其价值并弘扬出去。弘扬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仅是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的事,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支持。近些年,故宫的文创做得非常成功,但仅凭我们一己之力是很难达到的——我们在文创上有很多合作伙伴,有效拓展了弘扬故宫文化的方式、渠道。故宫文创的成功得益于学者们几十年研究成果的积淀,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创意,而非那种低俗、媚俗的产品。在数字化时代,运用这样的方法,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弘扬了故宫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带动了从设计到制作到流通等很多产业的发展。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弘扬,这是文博人的三大历史使命。首先是保护,这是基础;研究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传承弘扬。所以,中国文博工作者一定要把这三大使命真正担当起来。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让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 单霁翔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这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文博工作者要切实落实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天我们将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作为历史文化的有力物证,文物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二是让文化遗产重回人民生活。文化遗产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人们现实生活相融相通。让文物藏品成为文物展品,重回现实社会生活,这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不断挖掘文物藏品资源,推出引人入胜的展览,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爱看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

  三是加强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渗入当代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形成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特征的博物馆文化现象。博物馆应更加主动地迎接年轻人、拥抱年轻人,将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创意形成富有个性、充满时代气息、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元素,经过媒体的传播放大,惠及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让传统文化以当代时尚的方式在年轻人中迸发活力,帮助年轻人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可持续、有后劲的创新力量。

  四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因此,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运用好中华文化的资源和力量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 刘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论述,有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背景出发,把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增强文化自信、铸就国家和民族之魂紧密相连。他始终把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加以关照、把握和推动。在坚持保护放第一位、社会效益放第一位的同时,他又要求“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这是着眼于大的背景,着眼于人的塑造、精神塑造和文化的塑造。现在香港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想到更严重的问题在台湾,民进党当局搞“台独”一个重要的卑劣手段就是歪曲历史,把中国史并入东亚史,要从文化历史上切断台湾和大陆地区的联系。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们树立起科学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并进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积累起更加坚实厚重的文化自信。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只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立场,自觉运用好中华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就不仅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扬光大,也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决反“台独”、反“港独”、反分裂,维护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他站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把中国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文明获得新发展以及中国承担更多国际文化责任紧密相连。他主张要积极开展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文明交流互鉴。其中,文物考古领域的对外交流,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宣布,“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我们深信,这一行动的逐渐开展,必将成为我们学习、吸收域外各文明优秀成果的大课堂,也必将大大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文化力量。

  以辩证思维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居其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敦煌时指出,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因此,通过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定力,增强信心,从容应对,更好地融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当代文艺家的光荣使命。就音乐界而言,包括敦煌琵琶谱在内,远自7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骨笛、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直至汉魏乐府兴盛、各族乐舞交融、说唱戏曲崛起、地方乐种争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音乐这条洋洋大川,已经浩荡奔流了7000余年。这是我们历代先民的天才创造,是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当代人一笔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馈赠。当代音乐家对传统文化必须怀有敬畏之心。面对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若认为那不过是一些破旧的老古董,形式简陋而落后,与当今之社会生活及审美时尚毫无关系,无视其中蕴藏的巨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否认传统文化对创造当代音乐艺术的基础性意义,那就未免浅薄轻狂了。这种态度,乃是一种最要不得的“败家子作风”。同坚决反对“败家子作风”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坚决反对“守财奴作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为当代人的文化创造提供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东方人所独具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精神和胸怀,是新时代文化进军的出发基地,我们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鉴于此,在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思维,来处理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既不当“败家子”,也不当“守财奴”,而是在悉心保护的同时,以民族文化遗产为前进基地,从中汲取丰富养料,向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学习,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焕发新的光彩,为增强文化自信作出当代音乐家应有的贡献。

  文化传承保护不能“见物不见人”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李德顺

  今天的文化发展中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见物不见人”。事实上,文化是一个广泛概念,可以无所不包,让各行各业、各个地区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搞好自己的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但如果一讲文化,就变成只是讲文物和诵古文,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那就是对文化理解得不到位。文化不等于文章典籍,传统文化不仅仅包括古人说的那些事,更体现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今天的方方面面;讲传统也未必是言必称上古、言必称三代,真正活着的传统都在中国人身上。通过中国人的命运发展史,我们才能更好知晓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等。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最根本、最鲜活的象征就是中国人本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我看来,如果能讲出中国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是怎么走过来的,在历史长河中是怎样奋斗拼搏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是“目中有人”的文化。唯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理解一种文化现象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

  再比如,通过对比中外“吉祥物”,可以发现龙不是地球上的生物,而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建构出来的形象,这跟西方文化里的龙的形象有很大不同,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追求和道德境界。

  宣传文化和弘扬文化是必要的,但不能变成商业炒作和话语炒作。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人的命运,提升人的境界,让文化更有“人味儿”。

  实现文化自信的“一体两翼”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哲学系教授 王博

  理解文化自信,要看到文化自信的“一体两翼”。所谓“一体”,是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构建,所谓“两翼”,一是自觉接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二是积极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文化自觉。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本来”,不应忘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本来”,这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自觉接续,是平和而积极地处理与历史文化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从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历史来看,主体性和开放、包容的关系值得关注。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构建了自己的主体性,也确立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变和不变、传承和创新、保守和开放的张力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这使其既保持自己文化的核心价值,又能不断吸收域外文化因素,推动文化更新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这里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一方面是保持自己特色,即主体性的原则;另一方面是包容吸收各种文明成果,即开放的态度。坚持主体性是开放的前提,不会因开放而迷失、丢掉自己;而开放使我们能够更清楚意识到自身特色和不同文化的长处,反过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历史上的敦煌文化如此,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也是如此。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突出地体现在开放性上,体现在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从容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夯实人类共同发展的人文基础。

  确立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通过传承、借鉴和创新建构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既要传承历史,更要面向未来。理解和思考当下中国问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既要向过去回望千年,也要向未来展望千年。

  以五千年文明传统确立当代文化自信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 吴根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内蒙古的重要讲话启示我们,要通过弘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确立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曲折后延续至今,保持着蓬勃活力,这让我们有底气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悠久的文明传统里,我们能汲取哪些有利于解决当代问题的精神财富?首先,中华民族长期与周边民族和平相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这一高超智慧值得汲取;其次,中华民族善于创造性地吸收、转化外来文化,这一智慧也可为当代中国社会广泛借鉴,从而大胆吸收当今世界其他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传统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提醒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永远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期间,特别强调了长城、长江、黄河三个典型的文明符号。长城是中华民族物态化的文明象征,可以从多方面解读其意义。在当前,我们应当着重从众志成城,有决心、有能力维护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等角度来解读其文化意义。我们还可以深入解读大运河、都江堰、安丰塘等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等物态化文明,揭示成熟而细腻的中国农业文明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方面的智慧。

  长江、黄河虽然是大自然的产物,但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与其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江、黄河源头都很细小,但到了中下游就变得宽阔、浩荡,这正是不断接纳支流的结果。中华文化就像长江、黄河一样,不断接纳不同的文化支流,最终汇入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与世界其他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类自然与文明高度重叠的现象,还有很多。这些打上人类文明深刻烙印的自然遗产,正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体现。

  中国的现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回顾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要沾沾自喜,而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造福当代中国人,进而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中华民族应有贡献。

  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萧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的重要谈话,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关注和重视。党的十六大后,尤其是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至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着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

  当下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并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建设资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要感知领会我们巨大而光彩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有两大部分,一是文字文献传承的经典传统,我们在历史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新的理解赋予其现代意义。总书记提出为人类谋大同,《礼记》里就有这样的理念,这一理念持续到当下日常生活中。此类重要的传统理念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之一。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传统,这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都是活态文化。就像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的内蒙古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以及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存在于广大人民心中基础性的文化,也是深厚、博大、充满力量的文化。这两者实际上就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两大支柱。在这两大基础之上,中国人传承着中华文化理念和文化优良传统,这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具有世界性意义。

  第二,要重视文化理念传承的现代意义。包容开放、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没有中断,但是不中断不等于不变化。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吸收和吞吐能力,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让自身不断壮大、传承发展。总书记在敦煌讲包容开放、和而不同,揭示了敦煌文化的宝贵特质。这种文化精神与博大胸怀,在当下特殊时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守正开新、刚健坚韧是又一个值得传承的重要理念。坚守人间正道、开辟未来新路,保持坚韧的文化品格,这是中华民族的可贵传统。同时,如司马迁所说:“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要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变化,以达到更积极的效果。

  文化自信需要科学、开放、自信的文明观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梅敬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和内蒙古的考察中,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有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

  坚定的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文明观、开放的文明观以及自信的文明观。

  科学的文明观体现在:对传统文化、中华文明要秉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要充满温情和敬意;要实施“双创”方针,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认同,这是一种开放的文明观。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文化发展理念。中华文明本身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而形成的,要通过文明互鉴搭建起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中华文化充满强烈自信,这昭示着一种自信的文明观。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位,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特别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召唤,让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

  传承、重视、发展民间文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侯仰军

  民间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首先,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与土壤。比如,民间文学滋养哺育了文学,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素材和人物原型,没有民间的土壤,文学恐怕很难达到一定高度。其次,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传承的动力与支撑。再次,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固守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民间智慧。

  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独到作用。民间文化在保留文化内核方面非常稳定,但相对于精英文化,它又具有生活性、民间性的特点,使其在将中国传统美德、中国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方面具有独到作用。生活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实践的,接地气,不生硬,可以对民众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民间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大众的文化、人民的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比如《孝经》这本书,过去各个朝代的文人学士都有相关研究,但是它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反而不如讲孝道的民间小故事。

  要重视、发展民间文化,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国家民族团结、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比如中国有1700多个节日,多具有尊族、孝亲、爱家、爱国的内涵,能起到弘扬家国情怀、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在文化自信方面,神话、传说都包含着民族精神,过去影响了一代代人,给我们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亟待挖掘弘扬。比如,今天香港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香港一些人在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方面没有形成文化自信,没有实现精神自立。可见,发展民间文化、壮大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有必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构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这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整理:光明日报记者李韵、王斯敏、韩业庭、张胜、李晋荣、王美莹、陈之殷 本版图片均由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光明日报》(2019年08月27日 10版)

[ 责编:白伟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