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万玛加
割不断的牵挂,道不完的真情。在青海囊谦县向2019脱贫摘帽和绝对贫困“清零”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8月29日到30日,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率报社扶贫工作组,奔赴囊谦县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平台优势和文化优势助力囊谦脱贫。
藏医药事业的传承、发掘和保护一直牵动着光明日报人的心。连续三年,光明日报扶贫工作组都会专门到囊谦县藏医院调研。在北京市援建帮扶下,1543平方米的药剂楼已经建成;在光明日报的牵线努力下,中美医疗集团在藏医药生产推广、人员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帮扶……工作组建议,进一步擦亮囊谦县藏医药尤其是药浴科的名片,尝试通过“医疗+旅游”的方式推动藏医药走出去,完善产业规划确保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在囊谦县人民医院,院长俄才仁介绍,近几年,包括北京市、辽宁省、青海省的5支医疗队常年在囊谦开展医疗帮扶,使医院的医技水平大大提高。工作组认为,在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出现了点对点、面对点、多对一的帮扶模式,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效,光明日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和文化优势,主动与其他帮扶队伍沟通联系,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凝聚帮扶合力助力脱贫攻坚。
在囊谦县新城区的群众文化广场,由光明日报社捐建的宣传栏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张张图片,一篇篇稿件,一幅幅公益广告,记载着23年来光明日报与囊谦结下的不解之缘。工作组认为,要继续利用好这一展示窗口,创新表达形式、丰富表达内容,将关注视角更多放在囊谦当地的群众身上,展现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干事创业的风采。
香达镇多昌村是光明日报社的联点扶贫村,自2015年以来,报社先后派出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到这里展开帮扶。在贫困户旺扎家中,工作组看到80平方米的新房中,各项设施一应俱全。建房花费的8万元,全部由政府承担。囊谦县委书记张琨明介绍,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项目,全县范围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的住房。眼下看,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任务没有问题,但要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教育帮扶始终是光明日报社在囊谦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90后青年俄才仁和桑求,是当地的两个青年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很高的人气。今年4月份,光明日报社专门将包括两人在内的18名青年网红邀请到北京,进行了系列培训。工作组在与两人进行了座谈后表示,将继续利用光明日报自身的优势,对囊谦的青年网红在短视频拍摄制作、团队建设、商业运作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带领他们在宣传大美囊谦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8月30日上午,工作组一行专门看望慰问了部分受资助中小学生。从2015年开始,光明日报社专门设立了“光明助学金”资助囊谦县的贫困学生。5年来,其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增大,今年共资助了160余名囊谦中小学生,为不少贫困家庭减轻了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让不少小学生在北京有了“叔叔”“阿姨”,也有了认识外面世界的纽带。
一路调研,一路思考。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囊谦当地实际,将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工作组与囊谦县领导就此进行了充分沟通,确定了来年的扶贫工作计划,为囊谦的脱贫攻坚继续贡献光明力量。
《光明日报》(2019年09月0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