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标题:斯人已逝,绝唱绕梁——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编者按: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叶先生笔耕不辍,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万字。
1940年8月出生的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是著名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叶永烈先生逝世之后,武汉电视台原台长、科普作家、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首批顾问委员赵致真联系光明网记者,独家提供了一段30多分钟的采访素材,这是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2018年7月12日在叶永烈先生家中采访的原始素材,很可能是叶先生最后一次接受电视访谈。
2018年7月12日叶永烈先生在家中接受《科技之光》采访
叶永烈先生回顾了他自1958年以来的科普创作经历,从中国科普标志性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到影响几代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28卷、1400万字的《叶永烈科普全集》,叶先生见证了中国科普创作一甲子的风雨。
视频中,叶永烈谈了他与《光明日报》的历史渊源,这段素材此前未对外完整发布,是弥足珍贵的影像史料。2015年7月,光明日报成立科普专家委员会的时候,叶永烈曾发来贺信,他说:“光明日报向来重视科普工作,重视科普作家的培养……最为可贵的是,1979年2月1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记者谢军的报道,题为《在困难中奋战——记科普业余作家叶永烈》,报社还配发评论《奋发图强搞四化》,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位科普作家,我对《光明日报》心存深切的感激之情。”
1979年,读者郑渊洁致信叶永烈(图片来源于网络)
斯人已逝,绝唱绕梁。经赵致真先生亲自授权并审校,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风貌,还原叶永烈先生的音容笑貌,光明网近期披露了这段珍贵的历史画面,以此缅怀叶永烈先生。
赵致真:叶永烈先生最后的电视访谈
大疫之年,太多的“应激”让人情感麻木。但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仍然使我如遭电击,陷入持久的悲恸。打开微信,朋友圈里哀思如潮,和上海几位好友们通电话,更相与喟然长叹,感慨万端。叶永烈先生活着的时候很有名,但突然去世了,才更加感到巨大的缺失和塌陷。
叶永烈先生无疑是我们时代绝伦超群的科普作家,他所达到的高度,不仅同辈难以企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后人恐怕也无法超越。《十万个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们今天有多少栋梁之才,是当年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而加入科学大军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奥秘,是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叶永烈先生在自己生命的存续期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如此丰富的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苍穹中能见度极高的一颗亮星。
《十万个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杰盖棺,楷模长存。我们今天说学习叶永烈先生,其实许多东西是学不来的。叶先生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个码字工”,但能用3500万字“码”出一座座高堂广厦,这需要怎样超凡的才赋、勤奋和坚毅?何况根本没有现成的字可“码”,他的每个字都是学习、思考和创造的结晶。就算连续50年笔不停挥,也要每年“码”60多万字。须知其中的大多数字,是在酷热难耐的陋室中“码”出来的,是白色稿纸垫在蓝色复写纸上“码”出来的,是左眼视网膜脱落右眼800度近视的困境下“码”出来的。80岁高龄住进医院,还在规划着出院后两部长篇的宏图。我们学习叶永烈先生,只能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境界。甚至这也很难学到,对于叶永烈先生,写作已经是他的生存方式。成为和心跳、呼吸、新陈代谢一样的生命迹象和生命体征了。
我和叶永烈先生不在一个城市。1998年《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记不清叶永烈先生因为什么原因来到武汉,我闻讯后邀请他参观武汉电视台。并放映了我们相当粗糙的几部科普电视片。由于叶永烈先生曾长期在上海科影厂工作,我们自然有更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乃至“交浅言深”,说到许多生活与工作中的无奈和秘辛。
1998年4月叶永烈在武汉电视台和赵致真交谈
几天后,叶永烈先生如约寄来了他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写的文章《荧屏上的“变电所”》,发表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叶永烈先生在文中对电视科普的许多见解,今天看来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能振聋发聩。他为人善良谦逊、质朴厚道、践诺守信,从这件小事上可见一斑。
1998年5月叶永烈为祝贺《科技之光》播出三周年撰写的文章,发表于《长江日报》
此后和叶永烈先生音问少通,但不妨碍我对他的仰视和关注。转眼20年过去了。2018年,《科技之光》为庆祝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应邀拍摄5集大型纪录片《中国科普》,采访计划中自然少不了叶永烈先生。和20年前一样,听说《科技之光》要来,叶永烈先生欣然应允。2018年7月12日下午3时,《科技之光》编辑刘颖和朱红卫来到叶永烈先生在徐家汇的家中做了电视采访。出于种种原因,节目至今未能播出。
叶永烈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伤痛之余,自然首先想到我们亏欠他的那笔债。不由立即把素材找来,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电脑屏幕上,我敬仰的叶永烈先生音容犹在,却已人笔两亡,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一个最迫切的念头是,把这段采访尽快发出去。我想,这大约是叶永烈先生在世时最后一次接受的电视采访,最后一次系统完整概括地讲述自己的科普生涯。这段未见天日的视频,无疑是叶永烈先生留下的最珍贵、最权威、最新近、不可再生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叶永烈,不仅能够成为博士生课题,也应该是我们科学文化界应尽的历史责任。因为叶永烈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的一棵参天大树 。(作者系著名科普作家、制片人)
附:叶永烈在家中接受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采访实录(部分)
1958年,我开始从事科普工作。从北京大学来到湖南邵阳县钢铁厂,办化验员训练班。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向农村干部授课,这是我第一次做科普工作。《邵阳报》约我写几篇科普文章,那是我真正开始发表科普文章。
回到北京后,我开始向北京市科协的《科学小报》投稿,向国家科委的《创造与发明》副刊投稿,向《光明日报》副刊投稿,这样就开始了写科学小品。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时的叶永烈(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能够写那么多科学小品,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我从小喜欢写作,喜欢文学。高中毕业的时候很想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但是因为当时新闻专业招生很少,我又非上北大不可,就改成考化学系。我有数理化基础,又有很好的文学基础,两者一结合就成为我的特色。所以我的科学小品能够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杂志》等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人生的机缘就是这么开始的。
196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报道《十万个为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万个为什么》之所以成功,因为每一篇都是精彩的科学小品。它往往从小故事,从身边的事情写起,语言活泼,比喻丰富。这些“为什么”发动各个中小学的小读者提问,所以这些“为什么”都很接地气。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第2卷扉页(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万个为什么》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写《十万个为什么》最多、最早的作者。今天为止,《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为中国科普的经典,它的发行量将近2亿册,打造成一本感动共和国的图书。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后,我就有一点小小的野心,觉得《十万个为什么》都是1000、2000字的短文章,我想写一个虚构小说,于是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图片来源于网络)
80年代末期,《小灵通漫游未来》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48集儿童系列片。美国大唐公司的手机想进入中国市场,要取个通俗化的名字。于是就打电话要我写授权书,在中国注册了“小灵通”这个商标。刚开始一点感觉都没有,后来小灵通手机发展到1亿用户,使“小灵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所以说,能够把一个科幻小说、科幻人物达到这种程度,是时代机遇。
我在做节目的时候,碰到很多人。比如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说“叶先生,你那本《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候的奖品。”崔永元、白岩松、鲁豫都先跟我说起《小灵通漫游未来》,他们当年都是《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热心读者,所以,可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真正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
科普创作是很重要的,科学要深入到千家万户,就要靠科普作家用通俗化的语言把科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懂得科学。尤其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人都离不了科学,尤其要培养一批创新的年轻人,创新的基础就是要懂得科学,懂得技术。所以说科学普及工作者、科普作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经过四年的努力,出版了《叶永烈科普全集》二十八卷,我从版权页上每一卷的字数相加,这才知道科普方面我写了1408万字,这本书出版后,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科普创作的总结。
《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地不断写作,尽管我已经很快是80岁的人了,但我说我是“70后”,要保持“70后”的热情,继续努力,不断写出新的作品来 。(光明网记者 战钊 武玥彤)
叶永烈生平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51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8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1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1979年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妻子杨惠芬结婚。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 元奖金。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叶永烈受邀担任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2020年5月15日9时30分,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