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在湖北联合举办禅廉文化建设研讨会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在湖北联合举办禅廉文化建设研讨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11-28 05:11

  禅宗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实践价值

  湖北省黄冈市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梅守福

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在湖北联合举办禅廉文化建设研讨会

梅守福

  禅宗文化重在“净心修心”,其中所包含的廉洁思想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以敬畏之心破无忌。禅宗思想具有敬畏观念。如果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就会做到为政清廉。

  以慈悲之心破嗔恨。禅宗认为慈悲心为修行的根本,破除嗔恨的要津就是要有慈悲心。若能心存慈悲必定会心系百姓、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以禅定之心破妄念。《六祖坛经·坐禅品》强调修行者应不为外物所左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只有严以修身,把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以般若之心破贪执。《心经》倡导“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行深般若”境界。只有彻底认清功名利禄的本质,才能真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困,看得破危险、耐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

  以平常之心破功利。禅宗文化推崇马祖道一禅师首倡的“平常心是道”。只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才能保持正确的是非观、名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坦坦荡荡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以感恩之心破抱怨。禅宗文化推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的报恩思想。只有心存感恩、知足惜福、饮水思源、滴恩泉报,才能真正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以觉悟之心破痴迷。禅宗文化就是觉悟文化。只有认清自我本来面目,远离一切偏执妄想、烦恼痛苦,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关心他人和社会、热爱公益事业、幸福快乐的人。

  禅宗文化直接关系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核

  武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 麻天祥

光明日报社等单位在湖北联合举办禅廉文化建设研讨会

麻天祥

  廉洁是禅宗长期关切的一个重要话题。第三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期间,净慧老和尚借“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两则禅门故事巧说廉洁、提出“禅廉文化”这一概念,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借助禅宗思想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禅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

  禅宗是佛教与庄、老思想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佛教中国化的产物。禅宗体现了庄、老智慧,与儒、道鼎足而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在创立之初,就深度关切廉洁话题,其宗经《坛经》把“无相三皈依”的皈依“佛法僧”,一变而为皈依“觉正净”,已经直接关系到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核。因此,禅宗思想从来都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廉洁思想并行不悖。尤其在实现近现代转型过程中,禅宗更以“上契无生、下教十善”为宗旨,强调“人成即佛成”,主张“在世间度尽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从而引导人们中自净其心,破除我执,做一个廉洁奉公、无生死可怖、无涅槃可得的寻常人,对当代廉洁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所谓“洁治心源”“放下即是”“无我我所”,强调的是放下一切背离“觉正净”的贪心、杂念与妄想。为实现这一目标,禅宗在其发源、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廉洁文化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对廉洁问题进行多方关切。突出表现在:在理论上,强调“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以破除贪得无厌,于外物不作非分之想;在行为上,强调岩居穴处、乞食化缘,以超越繁华世界的利益欲望、自净其心;在制度上,强调三衣一钵、不蓄财、不破戒,以保证恭俭节用的生活信条得以全面遵循。禅宗这一文化体系,对于建设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核心的当代廉洁文化,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